三代画展开幕式上,著名美术评论家薛永年致辞
之前,我所探索的“水乳交融”黄山山水皴法的实践,实际是就黄山特有的自然景观“奇松、怪石、云海”以及四时气象特征外加黄山特有的烟雨雾霭,以及暮鼓晨钟的光影松风等的一种浅显的、个人领悟的表现手法。在历代“拖泥带水”的基础上,结合“笔”和“块”和“色”的原理,结合石涛“一画论”,并将中国画的“写”,将中国画的“笔”,将中国画的“墨”有机的结合的一种关乎线条的质量的感悟。即无论巨幅、小笺都是直接用“书法的线条”,用“落笔九法”的浓淡干湿的书法的线条和墨色直接写出来的(“落笔九法”也是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践得到的一点心得,即“浓、淡、干、湿、破、融、金、燥、泥”,因篇幅所限暂不细说)。
中国画同西画本质的不同在“笔”、在“意’、在”神”,在建立在书法基础上的高度洗练和功力。
“水乳交融”并不是没有线,相反更是强调“线”和“写”,笔笔见墨,笔笔见笔,笔笔有来历,又笔笔融合来历。
安徽省文联主席吴雪致辞
近来,常有人问我:什么是“水乳交融”?
我们知道,中国画不同于西画最大的本质是“线条”。中国画的线条是要用“书法的功力”去表现的,才苍劲有力,才神形兼备。
于是历代大家都有线条的运用,比如石涛的《一画论》。石涛认为所有的画都是从一开始的,一生二,二生四,直到全局,都是线条或点的统一,强调用线。即使八大的画也强调篆法,他将篆书的用笔方式用在他的题字和绘画里。
猛一看我的黄山山水,许多地方似乎看不到线条。
其实不要以为看不到线条就没有线条了。
大块的墨和色在“水乳交融”地焊接熔合,是我近年画黄山的特色,古人常说要“大象无法”。
曾经有人问我:初学者如果想去学你的画,根本看不到线条从哪里开始,似乎无从下手,哪一根线条先,哪一根线条后,按什么顺序,才可以临。
我说,你不要学我的画,还是老老实实先从《介子园画传》、从古人传统画学起。我的画暂时不要临。
二、“无法”、“有法”再到“无法”
中国画从开始的那一天是没有“法”的,所谓“无法”。就好比石涛说的:“太古无法,太朴不散,太朴一散而法立矣” 。而后经过无数人的实践,有了“法”,即绘画的理论。这是一个从“无法”到“有法”的过程。即先“无法”到“有法”,而后又从“有法”到“无法”,直至于“无法无天”的地步了。我同他这么说。
其实,这也是前贤如林散之老先生学宾老理论后的心得。
这也是学习、领悟和升华的过程。如惟信禅师“看山是山,看水是水。看山不是山,看水不是水。看山还是山,看水还是水”一如做人的三重境界。
张氏三代画展学术研讨会现场
艺无止境,学无止境,历代的画法无数,当我们掌握并实践,熟能生巧的同时,创新才有可能。
当我在使用“拖泥带水”的时候,发现“拖泥带水”已经不能满足黄山的千变万化了。而“披麻皴”、“折带皴”、“解索皴”或者“荷叶皴”等的各种皴法,也不能简单的同黄山自然壮观揉和到一起去。
是的,“五岳归来不看山,黄山归来不看岳”。黄山有她自己独特的美。必须要突破前人的技法才能更好的表现她。因为她有云烟、有雨后山石水树木草丛涂抹着的水、有如溪水洗涤的大块岩石,都淹映在琼林瑶池的仙境里。于是,姑且用“水乳交融”的新尝试,算是在晚年里学习实践中大胆尝试吧。
《沧桑风骨》图书揭幕
“水乳交融”不是没有线条,相反更加突出“线”在绘画中的表现。
在“水乳交融”里已不满足历代“线”条的束缚。尝试“墨”和“色”的“块面化”,从“有法”向“无法”的演变过渡。
如果细心地想一想数学和哲学,我们可以知道,“线”是点的聚合,点无限向两边延伸便是长长的“线”,“线”无限缩短便是“点”,“线”往两侧延展便是“面”,也就是“墨块”或“色块”。
“规则的,不规则的”大块的“墨块”、“色块”(用色如用墨,色块可以看成彩色的墨块)就是放大了的(加宽了的、向两边延展开的)“规则的,不规则的”不规则的“线”。
“浓破淡,淡破浓”,“墨破色,色破墨”是两条或两条以上的“线”相互生发、感染的结果。
这就是“水乳交融”理论基础。不管这个方法是否正确或恰当,我都会在广大友人和高贤的鼓励、鞭策和指教、以及相互探讨中继续实践和领悟。
著名美学家郭因与张仲平部分弟子合影
就如同新安画派的师祖爷张志和先生在《玄真子》一书启示后学一样,他说,他也是遍访名师,并得到“吴生”解惑,方才得晓“绘画的要诀不在于拘泥物象,在于得‘道’”并不断学习、悟道、传承和发展。
虽然经历了70多年的“悟”和“悟不通”,我一直在思考,我今后的“道”在哪?
我想,至少还需不断学习、领悟和并期待方家教诲。这是才是一定的和必然的。
新年伊始,仅在此抛砖引玉,期待更多高贤完善黄山画法,弘扬新安画派和中国画的不断发展。
(张仲平于2018年正月)
张仲平作品赏析
张仲平为祖父张翰飞造像 67×137cm 戊辰年作
张仲平为父张君逸造像 朱松发补梅68×136cm 戊辰年作
黄山天下奇 95×95cm
江山秋色图 67×67cm
徽乡振古风 177×95cm
登高望太平 177×95cm
张仲平画 薛永年题 177x95cm
定潭写生 32.5×28cm
峨嵋金顶远眺雪山 68×127cm